找到相关内容209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挖掘弘扬“和合文化” 共建和谐台州

    各类经典和学风作出了折中,对中印两种不同的思想学说加以融通,而且融会佛道两教,吸取仙道、儒学的精华。比如将儒之“五经”、“五常”,道之“五行”,比之为佛教“五戒”,进行融摄。从而,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的...

    赵平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8.html
  • 九华山志卷六

    各邑互相保障。以邑人江华甫,雄武,札付称元帅,结寨于九华山文殊峰,与钱清相犄角,率义勇固守,邑里以安。   流寓门第八(内分四:一、名贤。二、隐逸。三、文苑。四、仙道。)   世法之中,莫尚吾儒。...,读书其中。经术通明,问学该博,中正统十二年乡试,官平山学谕。归隐旧业,授徒讲学,至老不辍。   四、仙道   汉   窦伯玉   字子明,丹阳人,世称陵阳子明者。汉元封间,为陵阳令,无欲而民自化。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540283.html
  • 佛性与魏晋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

    “禅师你听者,你当初出家时侍奉金仙,岂知俺道妙玄玄。见下方有神仙出现,遣洞宾直至人间。将仙道讲通佛道,论道释两教无偏,您佛道苦空寂灭,俺仙道后天先天。今日个弃释教皈于仙道,念至理弃却凡缘,脱离了...

    张乘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554086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(上) B

    若论先后,则道在前,儒佛其次。志载,九 华山之“仙道”始自汉。相传西汉武帝世,窦伯王(字子明)止陵阳山百余年后骑白龙仙去, 其二女亦化凫飞升。九华山在汉代称陵 阳山。至晋代,又有...,时间达2千年左右,九华山之所谓“仙道”不过这寥寥数事,道观不过两所,其力量的 薄弱不言而喻。即使在唐代,其影响亦不能比于佛教。   儒学之传于九华山,约与佛教同时。这从名贤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842043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 著:净土的见证(1)

    六十二章 择取净土     第六十三章 舍天界入净土  第六十四章 从神道入净土   第六十五章 从儒学归净土   第六十六章 从仙道入净土  第六十七章 从基督入净土   第六十八章 从经教入净土  ...修学禅宗、密宗、天台宗、律宗、儒学、仙道、神教、天主教或基督教,为什么最后都回归净土?  读完这一部书,不但可以明白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,而且使我们了解到念佛的好处多得不可胜数。只要我们凭着信心,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247874.html
  • “经典诠释”、“生命参与”与“意义治疗”

    :“采鲜花,摘美果,消受清闲福;诵经书,学仙道,全无信服心;”他家在埔里,一个学弟家里,很有意思,典型的代表中国人原来认为的佛教不需要的,认为人就是要浑然于整个天地之间的那种精神,所以“采鲜花,摘美果,消受清闲福。”“诵经书,学仙道,全无信服心。”我问他说这副对联最早是谁作的,他说不知道,可能是建筑师自己写的,那栋房子不过是乡下的三合院,我猜那个建筑师大概是到哪里抄来的。多半是这样,这都是抄来抄去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651882.html
  • 闽台宗教关系

    影响的神话中心。《海内西经》说:“海内昆仑之虚,在西北,帝之下都……百神之所在”。另一个神话系统是“海上三仙山”之说的蓬莱“方仙道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说:“自威、宣、燕昭使从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此三...,外丹炼药,内丹炼神,养气服食等等。以道术、方术为修持手段的仙道(或称仙学),是道教的主体。道教的道术、方术源于先秦时代的巫术和秦汉时出现的方术,其思想理论尊奉道家哲学枣黄老学。   道教的创始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752236.html
  • 汤用彤对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脉络的疏寻

    ,导向汤用彤的“佛道”说。 佛教初入华土时对华夏本土文化并无多少“文化优势”可言。汉初流行的黄老之学盛行 ,后又与神仙方术混同。阴阳五行,神仙方技,均托名于黄帝,而其后方仙道更益以老 子,黄老之学遂...。黄 老之学出于齐,燕齐海上之方士不可胜数,而淮南王更曾招致方术之士千余人。东汉之 初,济南、阜陵、广陵及楚诸国王,均信方术。其时方仙道盛行于淮济一带。以上道术 盛行之地为佛教之流布提供了有利的文化...

    孙尚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352405.html
  • 地藏道场九华山

    。若论先后,则道在前,儒佛其次。志载,九 华山之“仙道”始自汉。相传西汉武帝世,窦伯王(字子明)止陵阳山百余年后骑白龙仙去, 其二女亦化凫飞升。九华山在汉代称陵 阳山。至晋代,又有葛洪(字稚川)炼丹于...唯一笑而别。此后至清,还有宁成、邓羽在九华山遇仙的二则传说,或为不经之谈。自汉至 清,时间达2千年左右,九华山之所谓“仙道”不过这寥寥数事,道观不过两所,其力量的 薄弱不言而喻。即使在唐代,其影响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5469493.html
  • “西游”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

    。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,日月孕就之身,他也顶天履地,服露餐霞;今既修成仙道,有降龙伏虎之能,与人何以异哉?臣启陛下,可念生化之慈恩,降一道招安圣旨,把他宣来上届,授他一个大小官职”……      ...修成仙道”来看,就好比石头似的璞,已经琢磨成了美玉。可是,从更加广大的佛教理念看,本土的仙,远未达到修成正果的境界。仙猴王随太白金星来见玉帝时,其名分就叫“妖仙”。    太白金星,领着美猴王,到于...

    叶舒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25370145.html